金铭,很多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前海吉安,但提起“小婉君”,爸妈们肯定会眼前一亮。那个1990年凭《婉君》在全国走红的女孩,曾经可是当之无愧的“国民童星”。
然而,时光流转,如今45岁的她既未像杨紫、张一山那样成顶流,也未步入婚姻的殿堂,反而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“爱别人不如爱自己”。那么,她的这一生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历程?
其实,金铭能够走上演艺道路,完全是个意外。1989年,琼瑶带着《婉君》剧组来到北京选演员。经过两个多月的挑选,依旧没有合适的人选。金铭的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带她去面试。当时,其他孩子都在拼命表演,而金铭却安静地躺在床角玩耍,其他演员表演结束时,她还在旁边鼓掌,完全像一个来看热闹的观众。妈妈当时几乎都想放弃了,没想到第二天却接到了电话——琼瑶亲自点名要见她。
琼瑶后来表示:“这个孩子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小婉君。”为了她,琼瑶还特意改动了剧本。这样的缘分可真是天意。
10岁那年,《婉君》一播,金铭迅速成为了“国民女儿”。当时撒贝宁只有14岁,看完剧后他说:“长大了我要娶她。”琼瑶也很看重她,把她当做“御用小演员”前海吉安,在拍《青青河边草》时,特意为她加戏。尽管演艺之路顺风顺水,但背后并不总是光鲜亮丽。琼瑶剧中有不少哭戏,而年仅9岁的金铭根本没有表演经验。为了让她流泪,导演曾骗她说:“琼瑶阿姨要走了,以后就见不到她了。”金铭心急之下,眼泪立刻涌了出来,且还能做到一只眼睛流泪,琼瑶都为她的表现赞叹不已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正当她的演艺之路一片光明时,金铭却选择了转弯。1998年高二时,琼瑶带着《还珠格格》的剧本找她,告诉她角色可以随便选,但金铭却拒绝了。“我想证明自己不仅仅能拍戏。”她下定决心要考北大,放弃了那时可供保送的艺校机会。虽然妈妈劝她顺着演艺圈走会更稳,但金铭剪掉了长发,把房间贴满了公式,连歌都不听了。后来,陈道明曾劝她妈妈:“得尊重孩子的选择。”最终,金铭的妈妈同意了她的决定。金铭只填报了北大国际关系专业,还说道:“北大也没那么难考。”结果,她真的考上了。
原本大家都以为她会成外交官,但大学毕业后,她还是选择回到了演艺圈。然而,那时的“小婉君”光环已经逐渐褪去,再加上没有系统学习过表演,金铭参演的作品大多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前海吉安,甚至一度被认为是“童星转型失败”。她尝试过主持、唱歌,还曾画着烟熏妆上综艺节目,试图改变形象,但观众却始终喊着:“把小婉君还回来!”
而在事业上并不顺利的同时,金铭的感情也并非一帆风顺。大学时,她曾谈过一段感情。为了见男朋友,她从外地飞了14小时,结果对方不但没表示关心,还拉着她去打台球,就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。后来,她遇到过一个控制欲强的男友,甚至翻看她的手机,还替她发信息给异性朋友。两次感情的挫折让她逐渐悟出一个道理:“不合适的感情就像不舒服的隐形眼镜,早扔早痛快。”
如今,45岁的金铭活得明明白白。她虽然未结婚未生子,却把生活过得踏实。她能说好几种语言,在文工团有稳定的工作,偶尔也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。有人问她是否后悔,她总是回答:“终身浪漫的开始,是好好爱自己。”
细细想来,金铭当年敢于放下童星的光环,勇敢去考北大,后来又能够在演艺圈的浮沉中坚守自我,这份“无论别人怎么看,首先活成自己”的气质,的确让人敬佩。
人生哪里有标准答案?有的人在聚光灯下成为顶流,有的人则在自己的节奏中享受生活。而金铭选择的这条路,或许没有那么多鲜花掌声,但她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模样,这就够了。
发布于:福建省驰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