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6日,全球资本市场的目光聚焦于华盛顿。美联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在这一天拉开帷幕,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“降息拉锯战”已进入白热化阶段。这场会议不仅牵动着美股、美元和黄金的神经亿融配资,更因特朗普的频繁施压、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以及滞胀风险的隐现,成为一场牵动全球经济的“风暴眼”。
凌晨的华尔街交易大厅内,交易员们紧盯屏幕上的实时数据。尽管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维持4.25%-4.50%的利率不变,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的最新咆哮仍让市场屏息。他在Truth Social上全大写写道:“没有通胀!美联储必须降息!!”——这已是本月第三次公开施压。与此同时,被称为“美联储传声筒”的记者Nick Timiraos发文预警:无论美联储如何选择,都将陷入“衰退或滞胀”的双输困境。
市场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。就在一周前,特朗普宣布对进口电影征收100%关税,并暗示可能扩大对其他商品的关税范围。这一政策已导致美国服务业价格支付指数飙升至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,而ISM数据显示,4月服务业PMI中的价格分类指数暴涨至65.1,远超预期。一位华尔街投行高管坦言:“关税就像一颗定时炸弹,鲍威尔必须在通胀和衰退之间拆弹,但引线已经点燃。”
美联储的沉默与特朗普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。会议首日,鲍威尔未公开露面亿融配资,但内部消息人士透露,美联储内部已达成共识:在失业率未显著上升、消费数据未明显恶化前,降息“几乎不可能”。这一立场得到前美联储官员背书:“鲍威尔的风格是等待数据说话,2015年误判通胀为‘暂时性’的教训太深刻了。” 然而,特朗普显然缺乏耐心。他在接受采访时暗示:“鲍威尔恨我,但他必须听我的!”——这番言论曾导致标普500指数单日暴跌2.4%。
市场的反应则充满矛盾。黄金价格在避险情绪推动下突破3300美元/盎司,创下历史新高;美元指数却因降息预期降温而下跌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日上行4.5个基点。一位黄金交易员描述道:“这就像一场拔河比赛,一边是特朗普的降息呐喊,另一边是美联储的抗通胀大旗,而我们都在中间被撕扯。”
深夜的联储大楼灯火通明,鲍威尔团队正在为次日的新闻发布会准备讲稿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演讲稿反复修改的关键词是“耐心”和“数据依赖”——这与特朗普要求的“立即行动”背道而驰。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顾问Richard Clarida指出:“这不是一个靠预测降息的周期,美联储需要实实在在的衰退证据。” 而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的研报更直白:“鲍威尔宁可被骂‘太迟先生’,也不愿重蹈2022年激进加息的覆辙。”
与此同时,特朗普的战术正在升级。他一方面通过推迟部分关税缓解市场恐慌,另一方面继续炮轰美联储。这种“打一巴掌给颗枣”的策略曾让标普500指数奇迹般实现九连涨,但交易员Steve Sosnick警告:“这波反弹建立在鲍威尔‘画饼’的预期上,一旦他连饼都不画,市场将瞬间崩塌。” 事实上,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,市场对6月降息的预期已从月初的80%骤降至50%。
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,美联储的决策已无悬念。利率决议公布前最后一小时,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然异动,波动幅度扩大至300点;港股期指则因南向资金涌入飙升1.5%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——无论鲍威尔是否松口降息,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和美联储的政策工具箱,都将在未来数月持续搅动全球市场。
此刻亿融配资,交易员们的咖啡杯旁堆满了数据报表: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、黄金ETF持仓量、芝加哥联储通胀预期指数……每一个数字都可能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而远在米兰参加东盟财长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,或许正在评估:这场美式政策博弈,将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。
驰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