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投进了投进了!”“挺讲技巧的,我还是第一次体验这个!”在青岛市南区江西路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集活动上,一个别开生面的“民俗小摊”前围满了人。投壶、抖空竹、翻花绳……周边居民热情参与,来自民进市南区基层委的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学创达盈,现场呈现出其乐融融的景象。今年以来,市南区以“三基”工程为牵引,创新“多党合作+基层治理”模式,启动“汇聚统战力量 助力基层治理”主题活动,引导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在基层实践中强担当、长本领、作贡献,凝聚“统战+”力量,画好为民服务“同心圆”,书写基层治理“崭新篇章”。
从“结对共建”到 “长效融合”
今年3月,市南区启动“汇聚统战力量 助力基层治理”主题活动,旨在整合汇聚统一战线优势资源力量,深入一线助力基层治理,实现统战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、双向赋能。
聚焦党建引领,市南区探索建立三级助力赋能机制。通过党派基层组织与街道共建、党派支部为社区助力、党派成员到小区(楼院)服务,实现11个街道、50个社区结对共建全覆盖,推动治理力量精准下沉。
为更好发挥结对共建的作用,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,市南区成立“同心协商会”,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主任委员、街道党工委书记共同担任会议召集人,协商制定《结对共建项目清单》《助力赋能服务清单》创达盈,推动单次捐赠向长期助力转变、特色活动向系列活动转变、结对共建向长效融合转变。
“结对共建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。我们将持续释放统一战线‘聚合效应’,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‘市南方案’。”市南区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。
从“点单式”到“全链条”
“一直以来,我们社区老龄人口占比较高。金茂湾商圈的兴起又吸引了众多新兴业态和新就业群体,人口流动性较大。如何促进不同背景的居民逐步融入城市社区生活,满足居民多元文化需求,是我们近年来努力探索的方向。”四川路社区党委书记米国平表示。民盟市南区第四联合总支在与四川路社区党委深入交流后,充分发挥自身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优势,发动盟员献智聚力,为社区活动室捐赠投影仪和科普图书,组织开展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等传统文化主题讲座。居民们在讲座中充分感受中国传统诗词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,在沉浸式吟诵中凝聚起“共建共享幸福家园”的奋斗共识。
据了解,市南区搭建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和街道、社区之间的沟通桥梁,推动基层实际需求与统战优势资源精准对接,各民主党派、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界别特色,提供特色志愿服务清单创达盈,面向群众开展“点单式”服务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合计认领群众“微心愿”60件,提供“点单式”服务55项,开展健康讲座、普法宣传、绿植养护、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23次,精准响应群众的需求,形成“需求—服务—反馈”全链条闭环,实现为民服务“零距离”。
从“资源下沉”到“共建共享”
今年以来,市南区“三基”工程3.0版本以“共建共享幸福家园”为主题,把触角延展到小区楼院和楼宇园区,激发各方主体和居民群众参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市南区发挥“统战+”优势,大胆探索新途径、新方法,努力打造“共建共享”新格局。民进市南区基层委与香港中路街道党工委联合打造的“1+1+6+N”特色共建成果(形成1篇高质量提案,打造1个特色共建阵地、塑造6个优质项目、满足N个“微心愿”),聚焦文化、体育、教育等13个方面、实现“为老为小”群体全覆盖。民建市南区基层委与八大湖街道党工委达成“红色物业 幸福邻里”、“集聚优势 助力招商”“义诊万家 强身健体”等5个共建项目,发挥经济界别资源优势,探索“统战+产业”企业会员联动社区的融合路径,形成“党派搭台、企业助力、群众受益”的产业链。
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协同共治”,市南区以“汇聚统战力量 助力基层治理”主题活动为契机,开辟了多党合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崭新路径。这场“双向奔赴”的民生实践,正书写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篇章。
驰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